因為想要翻閱美麗童話而啟程
因為想要擁抱繽紛小屋而動身
因為想要呼吸波西米亞氣息而前往
即使經過幾世紀時光之流的摧殘,庫倫洛夫依舊對中古世紀有著絕對的忠誠。
流露出一股傲氣,才能保存如此的完整,不似想像中那樣的破舊龍鍾老態,因而讓思古幽情有機可乘,潛進了思緒裡,如影隨形地相伴。
伏爾塔瓦河旁的雪花小屋。
開始在城堡區的對岸,伏爾塔瓦河擁入懷中的區域,持續地閱讀故事......
遊走於街道上,拐過一個又一個彎,往市政廣場前進,探索新的驚奇。
純潔的天空,染上一抹抹淺淺的藍,飄散成一片漸層的色彩;
冬眠的樹木,灑上點點雪花,披上一層冬衣,儲蓄能量,期盼能在春天來臨時大放異彩;
彩繪塔依然克盡職責地佇立著,河光倒影出庫倫洛夫的一張冬日容顏。
宛如明信片的風景,美麗的令人心醉,太不像話了!
一棟棟用盡心機、爭奇鬥艷的小屋,吸引旅人的目光。
又見彩繪塔。
我家門前有小河,後面有山坡......,幸福的居住地方。
以探訪的姿態,信步在 Široká 街。
這條街道建於 16、17 世紀時,是庫倫洛夫舊城區中最寬敞的街道。
在歷經一夜飄雪之後,路上積累的白雪,更加豐厚明顯,即使陽光微微映照,颯爽的冷風依然愈挫愈勇地在空氣裡流浪著、在我們身邊迴繞著,驅之不散。
以輕盈的步伐,遊走在 Kájovská 街。
有知名的國營鉛筆店 KOH-I-NOOR 落腳於此。
在照片的最後端,起源於 18 世紀的 KOH-I-NOOR ,品牌的故事發源於契斯凱布達札維 ( CB ) ,可是在 CB 為什麼都沒發現國營鉛筆店?
從照片裡向左轉入可看見聖維塔教堂,而菠丹妮 BOTANICUS 座落在右手邊 , DON JULIUS RESTAURANT 進駐在左手邊,一條可以流連許久讓荷包大失血的街道。
童心未泯的招牌布置。
菠丹妮 BOTANICUS 。
天然手工的芳香品牌讓許多觀光客為之瘋狂。
慶幸我對這品牌沒有太多的想像,否則,價格又比台灣來得便宜,怎能放過大肆採購的機會,心裡直呼,真慶幸。
身為旅人的我。
不免俗地買上一組刺蝟筆,木作的刺蝟,插上五顏六色的彩色筆,彷彿似乎就能隨手繪出我心中的童話,只可惜美術天份從來未在我身上停留,想太多了,只能當作紀念。
驚嚇!
一根根手指,漆上五彩繽紛的色彩。
從國營鉛筆店 KOH-I-NOOR 右轉,沿途的風光。
一戶戶的繽紛小屋,各自精彩,屋頂上綴點著純白雪花,寫出童話的場景,懷抱著迫不及待的心情,想繼續閱讀故事一頁接續一頁。
但有些時光裡,寒風時常冷成一種阻礙,未經允許流竄進衣服裡的凜冽空氣和冷不防地顫抖身軀,彷若催促著我們的步伐,早早結束行程。
熾熱的心,有時似乎無動於衷,依然沉醉於庫倫洛夫的懷抱裡;
疲憊的身驅,有時候發出抗議的訊息,就真的投降了,返回旅店休息。
巷弄內各式各樣旅人必逛的小店。
一樣接續一樣的彩色鉛筆、木偶、 CD 唱片行、玉米鬚娃娃、水晶藝品等紀念品的採買,也許日後會讓你重溫起當時庫倫洛夫的中古夢,真實如昨。
一間接續一間的餐廳及咖啡廳的停留,也許往後會讓你回味起當時庫倫洛夫的在地滋味,清晰如昨。
聖維塔教堂 Svateho Víta 。
以哥德式的建築風貌呈現,於 14 世紀時建設而成,初期只具有小小的規模。
當時光不疾不徐走到了 15 世紀,才陸陸續續增建教堂內部祭壇、細致的圓頂及壁畫等,而教堂外觀的尖塔設計似乎與天爭高,在一片矮房林立的小鎮,更加與眾不同,這裡也是羅森伯格國王最後長眠之處,可惜我們沒有入內參觀。
市政廣場上佇立著高聳的黑死病紀念柱。
始於 1716 年的年代,市政廳位於廣場週邊,同時這裡也設置一個旅客服務中心,也有販售紀念品及明信片,我們寄送明信片的郵票就是在此處購買,找了好久喔!
斑駁建築與屋子的存在,昭示著中古世紀走過的痕跡。
雖然已距離遼遠遼遠,挽不住時光的流逝,但仍默契無間地演繹出迷人的魅力,讓多少旅人臣服其風采裡。
在烙上滄桑歲月的石板路上,留下〝我來過〞的足跡記號。
我們喋喋不休的話語聲迴盪於空氣中,我們喀嚓不停的相機聲迴繞於弄巷裡,但還是有一些漏網鏡頭。
走進時空的迴廊裡,借貸了一段中古世紀風情時光,輸出了一張張精彩優雅的畫格。
有時迷糊了,搞不清楚這棟建築物,曾經住著哪一號人物、穿戴著哪一類型建築風格、發生過什麼故事或者是這條街道的來龍去脈,不好意思喔!回去再好好複習。
看見了嗎?下雪了,雪花飄飄。
冬季的庫倫洛夫。
如織遊人的景象,躲起來了,少了摩肩擦踵擾人的感受,更能恣意地行走。
然而,在深夜的街道上,昏黃的街燈,沒有人群來回遊走,有一瞬間害怕的思緒湧進心裡,想起這裡也曾是電影「恐怖旅舍」的取景地點,隨即走向有人潮的街道,沒辦法,總要顧慮自身的安全,人在他鄉啊!
即將離開庫倫洛夫,在 Student Agency BUS 站牌等候時,遇見一位女孩,說著中文,與她短暫交談,一個人獨自跨國旅行 3 個國家,地點有點忘記了,正確來說是 4 個國家,因為她搭錯火車又前往德國,最後才來到捷克。
我們是搭乘同一班車,後來我們在契斯凱布達札維 ( CB ) 先行下車,而她繼續前往布拉格。
原以為應該只有一面之緣,誰又會知道緣份的安排,讓我們竟然在幾天後溫泉的故鄉卡羅維利亞 ( KV ) 再度相遇,只是她應該忘記我們了,而我卻記得她,雖然都是觀光小鎮,但緣份的牽引可真妙不可言。
回國後仍然有些惋惜,雖然在庫倫洛夫待了 2 個晚上,仍發現有些地方遺漏了,或許是旅途的舟車勞頓滲透進當時的心情裡,疲累戰勝了行走的興致;也有可能是冬天捷克的時間走得緩慢,慢了台灣 7 個小時,因此時差總在隱隱作祟。
總想找一個安慰自己的藉口,浪費了一些時間,失去了可以全然走遍庫倫洛夫小鎮的機會,興高采烈地翻開了童話故事,抒寫了屬於我們的小鎮故事,當闔上故事集時,即使結局不完美,留有些許遺憾,但還是載滿了欣悅的回憶,值得細細回味。